Blog|部落格

「講真」嘮嘮叨叨的大實話_Truism, Wording, Typography和LED light Installation

Truism:老生常談,大白話

當聖人先哲把所有的智慧都寫成了著作,留給我們的創作空間就只有老生常談。

說廢話,說大白話還說得直言不諱是一種藝術。



Jenny Holzer的燈光裝置藝術創作,字體:Impact

當代藝術有時候就是讓你看不懂,其實你也不是不懂,因為你大夏天看到很多講廢話的,有點意思的大白話印在白Tshirt上,那些內容都是老生常談。BUT,你以為廢話是容易說的嗎?說廢話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就是這麼絮絮叨叨的說廢話,講真話,還講得讓你無可辯駁。

Jenny Holzer

1999年在紐約,由於寫關於Helmut Lang的論文的關係,去學校的圖書館借了本關於Jenny Holzer的大畫冊研究了個透。90年代末時尚和藝術跨界的流行在紐約,一個奧地利人,一個美國猶太人和一個被天朝直接把姓氏翻譯成『布爾喬亞』的法裔藝術家老太太,用非常歐洲的當代藝術表現形式, 在美利堅合眾國的東岸改變著後極簡潮流。

Helmut Lang香水廣告:上:『我走進來,看見你,盯著你,審視你,等著你,挑逗你,聞你的氣味,我在你的皮膚上嗅食你的氣息』中:『我念念有詞,我念你的名字,我用身體覆蓋你,呵護你,你是我要的,你屬於我,我在你的皮膚上嗅食你的氣息』下:『我說,我笑,我吸噬, 我吸噬你的唇,我呼吸你的氣息,我在你的皮膚上嗅食你的氣息』字體:Impact

打開一份紐約時報,吸一口剛出爐的油墨香氣(據說現在天朝在印刷品中大量發現超出標準含量的甲醛,還致癌),讀著極具誘惑力的文字,那些每天穿梭於華爾街, 為牛市熊市戰得不可開交的50度灰雅痞和混跡SOHO區的後工業化中產,簡直就要立即衝進Lang辦公室樓下的那家擺著Louise的雕塑和安裝了Jenny的LED燈字體裝置的店裡搞一瓶香水來把妹。

Helmut Lang SOHO旗艦店

Jenny的LED和Louise的雕塑作品

香水區

對Kate Moss骨感隱晦,青春傲視的巨幅Calvin Klien高速路廣告產生審美疲勞的美國廣大鄉村牛仔消費者來說,他們並沒有特別激情的把極簡主義和Less is more的生活方式穿越在一起,時尚廣告學進入了一個Anti-Fashion的時代。沒有太多時尚資產,卻影響了現代藝術風格的奧德一派,對於各種後工業化的表現形式自然是得心應手。Raulph Laurent這個改頭換面的猶太牛仔讓世界顛覆了對於牛仔奢侈品的看法,Calvin Klein讓中南部汽車城少年的朝氣成為消費意見領袖,而Helmut Lang的兩個好閨蜜最完美地幫他把客群定位在了叛逆悶騷的都市文青。紐約,芝加哥,這樣的哥譚,不乏每天在報社與股市埋頭打工,西裝革履的白領,而夜幕降臨後,美劇裡的各種場景就任你想像了:摩天樓,Loft公寓,中性,黑色,新雅痞的運動精神等等。誠如現在上海街上落地透明玻璃窗裡揮汗如雨的跑步機族,20年前的紐約馬甲線們是在開在三層半裙樓上的俯視行人。那些如今已經兩鬢霜白的大叔,擁躉著的這種介乎暗網與毒品之間的香水誘惑之青春,已經成為了他們的記憶和我們的時尚。記住了Holzer, 記住了Lang,也重新認識了Bourgeois。

如果有哪一個香水廣告讓你看了照片就可以聞到香氣的,那就只有Helmut Lang了吧。

中國話講「惜字如金」,不過歐洲當代藝術偏偏就有一派叫話癆:Truism。常常在想,我朝這個自媒體每日一推不具名,不冠日的八股制度,在網絡大數據時代,要製造多少垃圾來支持新媒體產業?未來的量子計算又將要面對什麼量級的Cyber Trash?信息量巨大的今時今日,不知道Jenny這種震撼式的宣言還能不能把小姊姊們的小哥哥們從IG虛擬世界中拉回到現實里來?

Wording:文字藝術

Jenny的藝術之路是從拉家常開始,而且是列流水帳一樣的清單型,後來這種自閉症日記流水帳一樣的絮叨,逐漸就有了人類行為學的意味,總之你不敢自己說出口的大實話,她隔三岔五的就流水帳一樣地給你報備一下。媒體傳播是早期交互設計專業的雛形,完全在於受眾的感知。你可以簡單的把她的作品理解為極短篇性暗示小說,也可以把它理解為政治寓言,或者乾脆就叫它事後流水帳。這樣10幅字的市價從1500刀到8500刀不等,尺寸16X16英吋,是貴是便宜見仁見智。

記得聽過這樣一句話:「北京人罵人不帶髒字」。很好的詮釋了什麼叫做「高級黑」。你不難想像,Jenny這種人和Joanne K. Rowling一樣一定會在公眾視野中懟一些人或者事。不過呢,Jenny於Joanne的不同之處在於說話的藝術。Jenny的文字是在平鋪直敘的閱讀體驗中極具爭議卻又中性地挑起思考,而Joanne則是成功暢銷書作者樣貌的個性情中人。當然如果換了今天這樣沒有權威,沒有話語權,還教育程度分佈嚴重不均的數字媒體社會的話,估計那些買不起DG和不吃麵包的Netizen和Jenny仍將會有一場強大的心理較量。

Jenny Holzer 早期作品的家常貼:「佔有是最奢侈的享受,沒什麼可以與此相比,浮想聯翩比身體力行更妙不可言,對於權力的認知需要極致的興奮和最大的舒適感。它絕對安全,從痛苦中得到呵護,當你控制某人時,你其實是在幫他一個忙。他祈求有人可以操控他,讓他從煩惱的思緒中得到解脫。你也在幫助他的過程中得到解脫。即使是你對他的施暴的,他也享受。有時候他也會生氣,反抗丹尼都可以控制,他總記得他的需求,你也總能滿足他的慾望。」字體:Times New Roman Italic

*聽一個做市場的80後說:抖音上有一個非常紅的號,女孩子就是經年累月的製造各種不同的噪聲,例如手指甲刮絲襪的聲音。用戶畫像群為適婚年齡中國男性好青年,而且是長期跟隨。想像力往往比直白表達更適合東方社會。

*另一個相對不那麼幸運的女性男同言情小說作家的直白描繪,給她帶來的是10年的牢獄之災。

Jenny Holzer文化衫1984:濫用權力一點也不奇怪

Jenny Holzer避孕套包裝:男人不恩保護你

文化衫在每個時代所傳遞的文化都不盡相同。記得前年紐約時裝周,有一個品牌就是設計師做了一系列反對川總歧視婦女的Slogan的tshirt在台上溜達,當然設計師本人並沒有太大的名氣,這樣也非常成功的吸了一幫民主黨的眼球。

Jenny Holzer紋身:「骨子里你有種東西讓我迷惑不解,我不會揣測你要怎樣利用我。」

90年代的Tatoo還沒流行紋錯了也洗不掉的不倫不類的漢字,也沒有不用穿衣服的蕾絲裝飾,Jenny版的刻骨銘心就是要帶給你感官上的絕對享受,Truism 紋身,完全不必考慮分手後繼任還要再看前任的標記。也不去照顧伴侶閱讀的感受,直白的表達直接地寫在皮膚上,不高興不想說,你就自己看吧!

Typography:活字印刷

語言是紀錄思想過程,生活方式,行為邏輯的介質,而承載語言的介質也是藝術的載體,傳達完美與錯誤也都是不同的嘗試,沒有聲音的環境,字體選擇就至關重要了。對於Jenny來說,講什麼,用什麼來講,和怎麼講是需要一種平衡的。

Jenny Holzer三聯單九宮格

90年代美國藝術設計學院的學生都愛上一門課-絲網印刷。活字的成本很高,是一種有形資產,也不是每個人或企業都負擔得起的,所以介於大體量工業化和小成本、批量印刷之間,自己動手用手繪或者電腦翻轉排版做絲網轉印,就很好地解決了這個問題。字體選用,字號,佈局,還有折疊方式,以及使用習慣的完美結合,讓活字印刷有了不同的呈現狀態,載體可以是紙張,絲綢,木板等。

今天在法租界的歐陸復古小資咖啡館,偶爾還可以看見那種90年代的軟木板,上面訂著外語家教求職或者分租公寓的A4紙印刷廣告,底部會割成條狀,印上一排手機號,供有興趣的人取下帶走。畢竟不是每個人都天生有一個微信號和一個朋友圈的。

本世紀初,在最愛閱讀的國家之一-法蘭西,車站和機場安裝了一個創投項目,等候班次的旅客可以在打印機前,按鍵提取一篇微小說,尺寸大概就是買東西的收據那麼寬,長度視作品而定。讀完後你還可以把它投回循環利用的箱子或者方便地轉給身邊的人做分享。

即使你現在去曼哈頓或者法拉盛的中餐館,那裡也不會有無人值守的海底撈,吃完飯結帳的時候,服務生還是遞給你一個裝了帳單的盤子和一個Fortune Cookie。裡面有一個小紙條,一面中文一面英文地贈送給你一句也許你在中國都沒有聽過的「中國諺語」。

印刷品帶給我們的享受,數字時代漸漸無法體會,汗牛充棟也已經不是衡量知識攝取量的標準,而成為家庭裝修的財富指標。在概念店裡的書是舊書攤論公斤稱回來的,然後被設計師束之高閣,因為當你打開的時候,也許會驚訝於不講佈局的排版和連篇累牘的高中生畢業打字員排版錯別字(當然有時錯誤來自於聯想打字法,以及被忽略的編輯步驟)。而價值千元的四書五經和大英百科全書也許躺在某些老爸的書房與打四圈的雲山霧罩為伴。讀書黨反爾都在迭代自己的Kindle。印刷,排版也大多在InDesign上直接接入了互聯網的世界。我們最終要穿山越嶺地回到「老舊」的歐洲或者美國,或者躁動的印度加爾各答,才可以喚回記憶裡導致知識普及的這門古老藝術。

Jenny Holzer作品:警局羈押調查紀錄印刷稿和手寫數字修改記錄

LED燈的數字傳達

藝術家的優勢就在於連AI也不能預測她的下一個作品要怎麼表達,用什麼表達和表達什麼。

二十世紀最後的十年,美國的多媒體視覺藝術已經從白南準(Nam June Paik)聲音影像結合的躁動中逐漸沈澱,轉向無聲的宣示,裝置藝術也向極簡主義進化。LED的出現將顯像管的空間扁平得更冷峻,燈光反射裝置讓空間和維度可以無限伸展。與Lang合作後的Holzer風格也逐漸過渡到統一選用Impact字體,進行巨型媒體投放的階段,這種形式也成為燈光裝置藝術的最常見形式,應用於商業廣告,活動推廣,城市宣傳等各個領域。(用國人考試邏輯的思維理解就是:用一系列過激行為,採取巨幅展示的手法於公眾場合進行暴露性展示以達到植入效果。)

近年的採訪中Jenny被稱作信使,所傳達的信息自然需要被大眾接收,否則還怎麼叫做信使?傳說中的天使和馬棚自然得不到圍觀,如果說這世上還有什麼即使倒坍也會永遠巨大無比和不可降解的,就只有建築了。比起搖搖噴漆玩幾平方的塗鴉來說,Jenny幹的每一票都是大的,而且不會損毀歷史建築物表面-巨幅投放的LED文字。酷愛藝術的人們,有時還會因為這些隨著各種藝術巡展、不定期出沒於各大歷史名城的事件相約安排他們的藝術之旅。公眾藝術的害處就是你不能把他們帶回家,最多就是藝術家簽名的照片而已,當然照片也是要花費幾千到一萬美刀的。

曾經想像Jenny會在紫禁城或者兵馬俑上說點什麼呢?可惜時過境遷,應該也像麥奶奶或者Gaga姊來華一樣的遙不可期。說實話是殘酷的,然後還要說些一針見血的大實話,就像是春天的花粉症,會讓整個民族過敏得不行。有時候不得不承認,文化差異這道鴻溝,不是送孩子留學做藝術設計就可以逾越的,藝術的普世價值有時或許也要屈從於基本國情。

在一個人人都有話語權的時代,流量需要金錢購買,而充斥著不痛不癢的正能量,和只出不進的偽文化輸出盛行的民風之下,公開挑釁和煽動,與煽動對立的反煽動是藝術創作自由性的悖論,也是金錢砸不出轉化率的痛點。而是否敢於不按常理出牌博出位的行為藝術,關鍵在於個人的勇氣,你其實不只在挑戰權威,你是在挑戰自己的勇氣。所以現在你很容易理解為什麼知名的行為藝術家大多是女性。

那些受行為藝術影像的商業性PR

很多從業者把這個時代叫做新媒體時代,新媒體時代藝術時尚和商業要怎麼結合呢?小夥伴們的腦洞要開得大一點。當然沒有了FB,小鳥和Ig甚至沒有了Pinterest!那就真的要考驗你的創造力了。。。

DesignMin Luart, creativity